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河南:航天员陈冬 河南人为你自豪!

2016-10-16 14:32:15  来源: 河南新闻网  
发表评论:

    1997年,陈冬以优异成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在这里,他将逐渐适应另一个角色对他的塑造。

    那是新训时,一次因为被子没叠好,班长直接把他的被子给扔了。一开始陈冬比较抵触,认为被子叠成豆腐块实在没有必要。直到教导员告诉他:叠被子实际上是一种军人意志和作风的锤炼和养成。

    “当班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在军校,我懂得了什么叫军人的责任。”随着时间的延伸,他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

     多少年过去了,夜空中的那个亮点仍不时在陈冬的梦中闪烁。

    上初中的一天,他和几个伙伴躺在地上看夜空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会动的亮点。他就好奇地问哥哥:“那是流星吗?”

   “卫星!”哥哥告诉他。好奇的陈冬专门跑到图书馆,找来有关卫星和太空的书来看。

    这是陈冬与太空第一次有意识的对视,也是太空第一次闯进他的世界。

   从此,这位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曾经想当一名老师的少年,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蓝天。

    梦想的种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发芽,一旦条件合适,便不可阻挡地茁壮成长。高考时,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他唯一填写的志愿。直到今天,回想起当年那个招考宣传片仍心潮澎湃:飞行员穿着飞行服、戴着头盔、驾驶着战机,从跑道上呼啸升空,离开地面,越来越小,越来越高,在天际间遨游……

    转眼,军校毕业,当飞行员、当中队长、大队长……他的生活就像那个宣传片一样,他一度以为“此生只能和蓝天为伴了”。直到有一天,他的目光被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的身影牢牢吸引,他的眼神被火箭的尾焰点亮,25岁的陈冬似乎再次触摸到了太空的气息。

    当时陈冬飞的是强击机,主要在低空飞行。“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去那里看看什么样。”这样的心情随着“神六”“神七”的陆续飞天,变得越来越强烈。

    当得知所有航天员都在飞行员中选拔,杨利伟和他一样飞的也是强击机的时候,他一下子听到了梦想的心跳:“自己会不会能赶上也挑一次?”

    机会说来就来。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了!真不巧,时任大队长的陈冬带着大队在西北执行演习,本来可以试一下的机会就这么无情地从指缝中溜走了。正在他懊恼之际,演习归来的他再次接到参加体检的命令。

    陈冬顺利进入面试,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面试他的考官竟是他崇拜的英雄杨利伟。“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更加坚定了当航天员的梦想。”说起这一幕,陈冬至今津津乐道。

    两次飞天的景海鹏同样是陈冬的偶像。他说:“被自己的偶像带进这个队伍,然后和偶像一起出征太空,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幸运、更幸福的吗?”

    “不到发射前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

   整整用了6年时间,陈冬才站在飞天的起跑线上。

 

河南:航天员陈冬 郑州人为你自豪!

 

   这6年,也是陈冬在他朋友圈“失踪”的6年。

    2012年,远在洛阳的高中班主任姚志强思念爱徒陈冬心切,在洛阳晚报以《姚老师“想念你”》为题登报寻找陈冬。至今,那则思念浓烈的文章仍挂在互联网上。

    姚志强老师哪里知道,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正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把自己和外界隔绝。

    6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陈冬直言,他又回到了高强度的学习时代。

    回到教室,把扔了十几年的课本重新拾起来——对于陈冬来说,那是一段“异常难熬”的日子。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新知识,陈冬的头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根本坐不住,我就抹点清凉油,到后面站一会,让自己别犯困。”他说。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