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18日下午3:00,第100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相比于别人对获奖作品的惊叹,柚子叹服更多、膜拜更多的,是这些获奖作品背后的人,背后的事,背后的努力,背后的新闻理想。
1
公共服务奖 东南亚血汗海鲜奴工系列报道
该报道的调查时间长达18个月,记者跟踪调查美国超市和餐厅的海鲜如何从一艘艘使用“奴隶劳工”的东南亚渔船流出,共形成10篇调查报道。
报道中揭露了来自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尼等多个国家的劳工被囚禁在渔船上工作,薪资微薄,几乎为零。而且稍有怨言就会遭受毒打、禁闭,甚至被关进笼子里,许多人因遭遇意外致残或死亡。其中不少童工,他们没有姓名,只有编号,不论伤残病痛,每天都必须工作,过着与奴隶无异的生活。他们长期把手泡在冰水内,剥掉虾的头尾和外壳,伤痕累累。其中,有人在此工作长达22年。海关记录显示,这些“血汗海鲜”经泰国出口商卖到全球各地,包括沃尔玛、阿尔迪等欧美大型零售商和餐厅。
这篇报道发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奥巴马政府因此宣布建立可追溯程序,让海鲜从捕捞到进入美国市场的全部过程都能被追踪。如有公司继续销售产自“奴隶劳工”的海产品,将被告上法庭。据了解,美联社的这一报道让至少两千多名被囚劳工获救。普利策奖评委会称,这一调查报道“将肇事者绳之于法,鼓励了改革”。
报道中一名从“血汗海鲜工厂”逃出来的缅甸工人表示,“美国人、欧洲人吃我们处理过的海鲜,他们应该记得我们,知道海底的尸骨堆成了山。”海底的尸骨已经堆成了山,这句话饱含着多少辛酸和艰苦,可见一斑。
如此凄惨的境地,如此令人憎恶的行为,也就意味着记者调查的难度之大,遇到的阻力之多,去过的地方之险。而谁又能想到,这篇历尽凶险才得来的报道竟是由4个女记者完成的。(美联社记者:Esther Htusan, Margie Mason, Robin McDowell and Martha Mendo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