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这样,刘老师也不愿请假去看病,她一直利用假期时间诊治。可如今,她放弃了第二次手术,选择吃药保守治疗。她说:“家人和医生都不能理解,但我心里清楚:一是上有90岁的老娘,下有正在河师大读书的儿子,他们都需要我的照顾;二是做手术需要十几万元的手术费;更重要的是学校老师紧缺,我一旦请假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刘老师的大女儿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现在在汝阳县第二高中教书,儿子在河师大读大一,她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她说:“我不仅自己当了教师,还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选择了教师职业,还要传承,成为教师世家。”
刘老师说当老师是她小时候的梦想,为此也放弃过其他的工作。1982年她本有机会进入当地的杜康酒厂成为一名工人,那个年代进工厂当工人较之其他行业工资待遇是不错的。那时她当老师一个月工资只有23块钱。她说现在每个月能领到2400多元的工资,此外还有几百块的绩效工资。
陶营镇小西北小学校园里格外令人注意的是水泥地上密密麻麻用粉笔写成了一块一块的数学题,最上头写有名字。这是刘老师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写的,一有空她就会过来看看,然后给孩子们辅导。她的眼睛有些不好,弯腰也吃力,她说这样看清楚多了。
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很活泼,他们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大课间。孩子们组成方队,绕着教学楼前的空地踏步走,嘴里还大声喊着“学会做人”的口号。接着便是自由活动了,他们组合起来踢毽子、跳绳。学校设施简单,这也是他们仅有的活动方式。
六年级的秦晴晴和刘颖颖在活动期间说到:“刘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很喜欢她。”刘老师说自己的儿子总说她只顾别人家的孩子,不管他。
刘老师说教学生涯中最遗憾的就是哥哥最后到大医院住院,她怕耽误孩子课,没去看望哥哥,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他就去世了。说这话时,刘老师已是哽咽。
她最开心的事是看着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有时候也感动,孩子们会在节日送她贺卡,过年到家里去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