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24福建非遗文化融合创新交流会日前在位于福州的千秋山海福建茶文化馆召开。来自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江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福建千秋山海功夫茶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茶叶专家、企业界人士济济一堂,共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下的融合交流。
福建非遗,不仅仅是一个个传统的文化遗产,更是福建人民对于乡土情感和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据统计,作为非遗资源大省,福建现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共800多个,个个富有传统韵味。截至目前,共有福船制造、南音、剪纸、木构营造、木拱桥、木偶戏、制茶技艺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交流会由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茶文化专委会和非遗专委会共同主办,千秋山海功夫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曾章团出席,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茶文化专委会主任吴乐天主持会议。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维敏,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专委会主任唐文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院教授郑幼林,寿山石雕非遗传承人、为新印钮艺术馆创办人陈为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吴思冬,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百花盏创始人蔡龙,岩茶非遗制作技艺传承师姚祖明,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苏峰,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清,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员陆江红,福建千秋山海功夫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圣键等嘉宾,以茶论道,围绕“非遗融合 山海共美”的主题,通过“非遗+”融合创新模式、文艺创作方式探讨及经验交流,共同探讨非遗+茶、非遗+生活、非遗+科技等融合创新方式,让非遗文化通过融合创新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自古以来,茶可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也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想要让茶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在饮茶的过程中感知并理解中华文化之美,还需要我们协力传承和发扬、发掘茶之美,与时俱进,通过与非遗、与新潮饮相结合等更多元、有趣的方式,丰富茶文化符号,进一步吸引年轻人喜爱、传承、发展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