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古韵新生。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之一,学院书画、陶瓷、油画毕业作品展正在举行。
学院2024届书画与古籍保护与修复、陶瓷与青铜器保护与修复、油画与木器保护与修复三个方向的41名优秀学子怀着对历史与文物的热爱,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艺,让42件受损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四年学习中,他们不仅掌握了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更通晓文物科学保护理论、文物材质科学检测和分析方法、艺术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从细微的裂痕到复杂的破损,学生们精心呵护和修复着每一件文物。在展览现场,这些焕发新生的文物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带着历史的印记和岁月的痕迹,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此次活动邀请古旧书画修复师毛细新参加,毛细新从事书画近30年,“钲品轩”品牌创建人,善长国画工笔画。书画鉴定师,高级书画装裱师,古旧书画修复师。1998年,进京,拜故宫特邀修复名师、上海国宝级古画修复大师严桂荣先生精修古旧画修复技艺。后拜师启功先生门下,从事字画鉴定学习多年。启功先生并为画廊取名题签。启功先生叮嘱:“钲为坚韧,品如金正,人品正,画品正,画廊根本之道。毛细新在文物修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文物修复上十分得到专业,此次活动也分享了许多文物修复的经验。
据了解,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合作,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科技力量”专题社教活动,通过文物保护专业知识科普、主题讲座、有奖竞答、动手实践等体验类活动形式,激发公众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兴趣,引导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以传统修复技术和当代科学技术为学科教学和研究基础,注重教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培养具备文物保护使命感、科学精神、视野开阔、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为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023年9月学校与上海博物馆签定合作办学协议,校馆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度与文博行业合作交流,培养更多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文物修复人才,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发挥博物馆“城市名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