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第四届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2024-09-24 10:58:58  来源: 河南新媒网  作者:闻新
发表评论:

近日,“基础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第四届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堂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执行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媒体支持单位。

第四届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本次盛会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学者,以及华为云互联网公司、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专家。同时,还汇聚了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安徽、吉林、四川、陕西、安徽、湖南等省、市、区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教研员、教育单位管理者,以及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美育教师美术研修班培训成员,共计200余人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首先致辞,代表主办方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他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科的历史,强调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在美育方面的先驱地位,并阐释了“里仁为美”的论坛主题,引用钱学森之问,说明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毕业于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李达聪分享了对美育的体会和理解,表示美育教育的目标不是学分和课程,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他还提到美育进校园、美育浸润行动、艺术与科技融合正逢其时,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打开人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激发共情力。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正式进入主题报告环节。本届论坛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建、华为云互联网传媒解决方案架构师陈晓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温红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等4位专家,依次进行主题报告。

宋修建教授深入剖析了美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解读了全面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八大行动的逻辑关系。他探讨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构建整体性大美育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个体的四种境界、三种生命与三种属性。此外,宋教授提出了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具体意见,强调了学科融合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陈晓东介绍了华为云在美育领域的发展,着重强调了华为云如何通过数字合作、网络沉浸式直播等应用场景,助力美育领域的学习效果评估。他提出了未来三大趋势,倡导保障网络安全、建立行业标准、保护知识产权,结合中国教育界的开放知识数据运用基础大模型,为中国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专家的专题性发言为各地美术老师提供专业性的教育资源分享,开拓视野,深化美育认知。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两个分论坛,在短暂而美好的下午时光里,与会的美育工作者们先后进行了学术报告,分享了他们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思考。

两个分论坛围绕在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背景下,师范美术教育协同提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美术教育创新案例、教育数字化探索美术智慧教育案例、美术教师职业发展、基础美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5个议题展开研讨。分论坛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对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重视,集聚了各地基础美术教师、地方教研员和专家学者,集中展示了教研员、教师的一线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分组专题讨论,建立了一线基础美术教师和地方教研员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育经验的互通,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响。

分论坛讨论显示,各地美育发展路径各异,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教育管理人员对美育认识不足。与会者认为未来发展取决于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新课标、新教材的应用效果。

第四届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论坛继承了“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会议的精神和宗旨,不仅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美术教育领域的“领头羊”作用,还是在国家提倡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时代号召与人民诉求下,为全国基础美育的高水平创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