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河南----郑县如何变成省会郑州的

2016-10-23 13:32:59  来源: 河南新闻网  
发表评论:


  同时,为了沟通郑州主城和郑州西边郊县的关系,七八月间,冯从郑州西北部开始修建碧沙岗公路(就是现在中原路)。之后,碧沙岗公路成了郑州西部通往火车站的一条平坦大道,也是郑州西郊的第一次基础设施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司令是郑州西区开发第一人。然而事情,在几年之后发生了变化。


河南----郑县如何变成省会郑州的


  郑埠设计图(1927年)▼


  1928-1929年编制的《郑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重新对新市区的建设进行筹划。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与《郑埠设计图》不同的是新市区选择在京汉、陇海两铁路交汇处的西南方向,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为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8万人。由于新市区在铁路以西,旧市区在铁路以东,以便于联系,规划有立交两处。


河南----郑县如何变成省会郑州的


  郑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1928-1929年)▼


  《郑埠设计图》和《郑州市新区设计规划草案》两者时间相距很近,是郑州市设市后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两种不同意见的设想:一种是在铁路东围绕旧市区向南向北发展;一种是在铁路西开辟新市区,以平行铁路向西发展为主。不过,以上两种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实现。


  晚清至抗战爆发前,郑州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在铁路的影响下与商业的带动下自发形成的,但迄今为止却仍然是郑州城市的空间核心 。以今二七纪念塔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各条街道也决定了现今郑州市中心区域的基本空间格局。因为是自发形成的,同时又受铁道线路与郑州明清旧城之间位置关系的影响较大,故其街道与坊区之间不规则的穿插与斜角较多,结构关系相对较乱,对今天郑州城市空间的重新调整而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要大。 这也就是郑州中心老城区今天看来为什么那么多单行道和斜路的历史性原因。


    郑州三环框架——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1年7月,新中国的市政府两次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呈报郑州市新市区规划计划草案和发展方向总图。1950年8月《郑州市将来发展规划》:郑州分为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工人住宅区、学校区、绿地带等规划区域。1952年河南省省会决定由开封迁往郑州,并在1954年完成搬迁。1953年,郑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成立。1955年10月,该方案上报国家建委,并于1956年2月收到批复,成为郑州市第一个正式的规划方案。


  1954年《郑州市城市初步规划方案》确定郑州城市性质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控制在58万人,用地控制在63.6平方公里。


河南----郑县如何变成省会郑州的


  1951年的郑州地图▼


  城市布局:工业区分为4块,重工业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沿陇海铁路南侧带形地区为棉纺织工业区;京汉铁路北段两侧主要安排一些中小型工业;市区东部,沿陇海线南北两侧安排轻工业及服务业;仓库主要分布在岗社附近的京汉铁路以东及二里岗铁路货站的附近。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工业区及东部旧城区,市中心位于市区西部。此外,东北部为行政区,北部为文化区。


  道路系统:整个市区的道路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规划6条对称的主干道及3条环路,形成放射加环形的道路骨架。此外,根据各个功能区的性质、面积等不同差异,还规划了方格形路网,居住区道路以街坊为主。


河南----郑县如何变成省会郑州的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