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中指出: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轻 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市区人口规模,1985 年控制在85万人,2000年不超过100万人 (实际上2010年郑州市区户籍人口达301万,外来常住人口达306万)。
80年代郑州地图▼
1995年规划——向东发展
《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1995 -2010 ) 》 在199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整体而言,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另外这一版规划在城市范围之内,第一次突破的了三环线的标准,城市框架逐步拉大。
在规划执行期间,郑州规划面积和人口规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增长到321万人 ,建设用地从108km增长到283km;
其次,规划建设了郑东新区,这一新区的发展,规划起点高,从而使郑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实现了由二七广场的单中心向二七广场与郑东新区CBD的双中心转变,另外郑州市确定了向东发展的主方向,这一方向至今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使东边的发展大大高于其他方向城区;
第三,郑州建设主体由政府和工业企业,逐步变成了开发商,原公房分配体系逐步变为商品房销售体系。
第四,城市的建筑形式由多层结构为主,变为主城区高层结构为主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1995 -2010 ) ▼
然而对于这一版规划实施出现了一定的遗憾。城市规模极大突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居建设用地面积均远远超出规划设定的指标。城市空间结构骨架体现 ,但存在蔓延式倾向,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之间的绿化带被部分侵占,城市存在一定的蔓延式倾向。居住与工业用地此消彼长,公共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失衡,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公园绿地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对外交通便利,市内交通拥堵现象凸显。
郑州城市规划演变历史▼
后记:
以上的文章主要回顾了郑州近百年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史,这百年对于一个原来是县城的郑州来说,可谓快速生长,可谓野蛮生长,然而野蛮之后,留下哪些遗憾,取得了哪些经验,更应该是每个郑州人应该思考的。